新华字典 > 字典资讯 > 碰到不懂的字词就查字典

碰到不懂的字词就查字典

2012-11-20 13:41:08

  “我经常是左手拿医书,右手拿字典,一边看一边查。”
  1980年,王炳芝初中毕业,切当来说他只上到了初中二年级,但这在当时的村里已经算是“秀才”了。离开学校后,遵照母亲的指示,王炳芝开始学医。但整个学医的过程对于他来说却是异常艰辛的。
  那时候乡村医生还很少,即使有也多是世代行医,医术从不传于外人,想要找个师父学医是件非常难题的事。后来,母亲辗转通过一个远房亲戚把他送到了一位老中医那里。“当时去见师父,我妈还专门让我把攒了好长时间的鸡蛋带去。”从此他便开始随着老中医学习医术。“我每个礼拜只能去学两天,其他的时间还得回家干活。”但好在他悟性很高,良多东西一点就通。
  除了上行下效,师父还常给他推荐一些医书。“师父让我多看书,多学一些古人的医学经典。”在老师的推荐下,王炳芝开始尝试读各种医书。他看的第一本医书是《伤寒杂病论》。这本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编撰的中医著作,是我国中医领域的权势巨子。
  当时从师父那拿到这本书的时候,他傻了。“书太厚了,还有良多古文,根本就看不懂。”对于初中还没毕业的王炳芝来说,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很难题。“但是没有办法,要想学好中医就必需得读,只能硬着头皮读了。”
  为了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,王炳芝从亲戚家里借了一本字典(字典查询 www.baishibaike.com),碰到不懂的字词就查字典。但由于是一本古书,所以良多专业名词连字典里也查不到。从那以后,一本《伤寒杂病论》、一本字典就成了他身上的必备物品。“我经常是左手拿医书,右手拿字典,一边看一边查。”说到这里,王炳芝还现场比划了一下。直到现在,他诊所的书桌上都还放有一本字典。
  “下地干活的时候,一坐下来歇我就拿出来看几页。晚上就点着煤油灯看,看到眼睛疼的受不了了就睡了。”谈到这些,王炳芝并不觉得辛劳,反而是一种享受。就这样,借助一本字典,他用三个月的时间把几千页厚的《伤寒杂病论》读完了。
  据王炳芝自己回忆,在学医的3年时间里,他看了10几本医书,基本上把师父那里保藏的医书都看了个遍。
  后来离开师父,看医书就成了他继承学医的独一途径。但是从哪里找医书却成了他最头疼的事。他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家也没能借到一本医书。但是书店的医书又都太贵了,于是他就只能到二手书市上去买。“二手书便宜得多,就是有点破。”王炳芝一直觉得自己买的二手书很值。在那场一年一次的二手书市上,他用自己攒了半年的钱一口吻买了三本医书。